聚焦•挖掘•创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统筹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侧记
八月的大别山区,暑气逼人,热浪滚滚。
正午的街镇,几乎看不到行人,知了在街边的枝头,一个劲地叫着。
独山、毛坦厂、苏埠、梅山……却活跃着一支身穿红色队服的小分队,汗水浸透了衣衫。
他们就是来自ok138cn太阳集团529的师生们。
这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统筹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组成的队伍,此行担纲策划的是院长黄志斌教授,业务指导的是陈殿林教授,领队的是学院党委副书记焦陈丰老师,他们带领10名研究生、本科生,在六安、金寨,进行为期五天的调研。
五天的时间里,团队要倒腾一站站乡镇公交车,没有公交车的地方,只能乘坐三轮车;五天的时间里,团队要拍摄完成事先计划好的所有基本资料,要脑筋急转弯,发现原定没有想到的教育资源;五天的时间里,团队的每个成员要举着摄像机,分工协作。
其实,何止是五天呢?团队早在六月初决定了主题“追寻大别山精神 砥砺前行跟党走”,队员们就忙开啦。读地方史、读中国近现代史、草拟路线图、规划路线,指导老师也没个消停,不断地与队长吴赞儿沟通交流,磨选题,磨思路,磨方案。
其实,何止是五天呢?团队成员在制作微视频技术上,就需要跟着队长吴赞儿认真学习好长时间。吴赞儿同学也早就积极主动地把会声会影的制作方法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程序操作步骤放在空间,队员们相互切磋,掌握要领。
其实,可能是五十天的工作量!团队实践归来,面对的是从六安市党史研究室补充带回来的几十本资料,面对的是多达100G的视频资料,需要一步步地制作成3-5分钟长短的微视频。
接下来,初步申报各自选题,陈殿林老师审定,不通过的重新申报,一遍又一遍地申报……通过的撰写脚本,脚本上传QQ群空间,陈老师看中的修改,看不中的重新写,又是一遍又一遍,最终修改通过的反馈给团队配音队员高翔和撰写者,准备剪辑视频,遴选照片,制成样片,发到空间,陈老师初步提出意见,再修改,直到合格,才插入配音,合成微视频——
就是这样,团队制作成14个微视频,以独特的视角,多方面展示了“追寻大别山精神”的主题。
聚焦难点疑点热点
《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常常对“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军队是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是苏维埃政权”“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强弱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大的转变”“红军长征中有哪些队伍”等等问题感到困惑。而今年适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0周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动80周年,国民大革命失败90周年,十月革命100周年。相应的,这些事件或者由这些事件牵动的历史史实,社会关注度高,学生们也易于受到影响,对应的基础性历史知识,易于成为热点问题。
于是,教研部老师们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从问题逻辑教学法入手,在课堂上回应学生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学生问题,聚焦难点疑点热点,对相关或者近似问题归类,对由重大历史事件触发的历史,进行问题的概括与逻辑的梳理, 凝练问题链。
问题链是社会实践活动选题的依据,也是教学重点。比如,张家店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实践团队通过对张家店战役的研究,既懂得了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强弱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大转变的原因,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军民鱼水情的理解,还深刻地明晰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历史传统。
挖掘本土教育资源
《纲要》课程教学有一个优势,即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教育资源,而本土的教育资源有着亲切感,可得性。然而,正因为熟悉,有些建筑物、纪念馆、纪念碑易于被人们熟视无睹。这时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实践活动中注意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以将教学内容中的人物、事件或者历史事实与本土教育资源对接起来,方便学生联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多地给他们以获得感。
团队此次活动地点选址安徽六安,以挖掘大别山革命史的内在精神为主线,实际上能够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活动,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到鄂豫皖根据地的开辟那段历史进行深度发掘,能够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审视,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金寨成为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能够从学生的视角对大别山地区的诸多将军以及与此段历史关联的历史人物加以研究。比如,“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其曲调优美动人,一度广为传唱,风靡大江南北。队员们通过对这首歌的歌词进行研究,既了解了词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也理解了歌词词意所传唱的苏维埃政权,更进一步解读了歌词所表达的意象。
由于事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包括随队教师,大家对此行的实践资源都有较为充分的了解。这样挖掘实践教育资源的时候,队员们都不觉得苦和累。每到一个场馆,负责这一历史事件拍摄的同学就要提早进入,平心静气地端着DV耐心地进行视频的取材。拍摄小组分为概览、影像和文本三个负责单位,其他成员也会相应地协助取材。鉴于前期拍摄的一系列培训,同学们都尽自己所能,做到把素材拍全、逻辑厘清、画面和谐,为后期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统筹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根本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纲要》课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要增进青年大学生对“四个选择”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是社会实践活动着力考虑的重要方面。
实践团队考虑继续以微视频制作为实践成果,既有往年制作出版过微视频的经验,更是出于制作微视频本身的学理性考虑。
实践教学中引入拍摄微视频的形式,遵循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习的规律。拍摄微视频的前提是策划,然后要选题、撰写脚本,这个环节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加工过程。拍摄主题的选择、凝练、可行性分析,都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在认知前见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对知识进行分解、综合、归纳,知识整理有助于学生巩固强化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中引入拍摄微视频的形式,遵循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规律。学生们作为思维着的人,作为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并依据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及现实需要,有选择、有条件地进行取舍和再创造。在微视频拍摄之前,学生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实践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和要求。
实践教学中引入拍摄微视频的形式,遵循了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微视频拍摄期间,教师对学生的随时指导、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对实践情境的创设、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等,不仅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彰显、巩固和提高,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认知能力的发展、行为模式的养成。此行在六安市中心的烈士陵园,队员们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深深鞠躬;在独山镇六霍起义纪念塔下,党员同志头顶烈日庄严宣誓;爬上两百余级台阶,队员们瞻仰金寨县革命烈士先进事迹;登上苏埠山峰之巅,队员们学习历史,缅怀先人……无不体现出实践教学的生动性。
实践归来,队员高翔一个人负责配音,她为了配音效果,关在房间一遍遍地练习,直到满意为止。富有感情的配音,锻炼了自己,也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理解。
后记
团队成员制作的大别山革命史系列微视频不是简单重现大别山历史,也不是教科书式的讲解和陈述,而是通过寻找历史遗迹、讲述感人故事来增强党史军史的感染力。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制作出14个微视频,加上去年探寻党的“初心”的系列微视频(计22个),我们在思政课教研的创新之路上又一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其中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经略中原,变化全局》《台阶》《围点打援徐向前》《金寨那颗最耀眼的星》《八月桂花为何遍地开》《独山“四高”》《邓政委在楼房村》《一对门石枕》,等等。通过同学们自己拍取素材、撰写脚本、配音制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增强了情感体验。同时,这一系列成果将立刻投入未来几个学年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对于广大师生而言都是有意义的教育资源。